fbpx
政策法規

華裔富商為國家黨捐獻巨資的細節再次曝光,本週在新西蘭政界和各大主流媒體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引發了各界對外國干擾新西蘭選舉和政界等方方面面的擔憂。很多人都在呼籲,希望政府和主要黨派,必須加快新西蘭的捐款法案改革的步伐,以減少目前捐款法案中,可能存在的外國干預新西蘭政治的風險。 前國家黨黨鞭、現國會獨立議員詹米-利.羅斯(Jami-Lee Ross)本週爆料,中國賽馬產業億萬富豪郎林,在2017年大選前,通過他所擁有的在新西蘭註冊的中資公司——內蒙古萊德馬業集團新西蘭公司,向國家黨一次性捐獻了15萬元。 羅斯在去年因為與國家黨黨魁賽蒙.布裡奇斯(Simon Bridges)發生矛盾,被迫退出國家黨;作為報復手段,羅斯曝光了同樣與中共統戰組織有密切關係的華裔富商張乙坤,曾經一次性捐款10萬元給國家黨,並披露張同時還要求把自己以為的華裔生意夥伴列入國家黨名單議員的候選人名單上。 中國億萬富豪有統戰背景? 早在2017年9月發表的對中共海外統戰組織和活動的研究報告《魔法武器》中,坎特伯雷大學的中國問題專家安-瑪麗.布萊迪(Anne-Marie Brady)教授,就已經揭示了郎林的統戰背景,報告中說:「2017年,內蒙古萊德馬業集團(新西蘭)有限公司的老闆郎林,向國家黨捐獻了15萬元。」 報告中還披露,「郎的公司得到了中國政府的投資公司——中信(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的支持。他通過進口新西蘭賽馬到中國,來擴大中國賽馬業,這項計劃得到了中信公司的贊助。而中信公司是在中共統戰部的主持下成立的。」 這筆政治捐款並不違法 Newsroom新聞網的政治記者山姆.薩赫戴瓦(Sam Sachdeva)在文章中說,「很明顯,新西蘭關於政治捐贈的法律需要改變,但在2020年大選之前的任何改革,都需要政治家加快步伐才能做到。」 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名國家黨高級議員、前內閣部長,參與了一家在新西蘭註冊了的中國公司捐贈的15萬元事件,這個消息本身可能並不起眼,因為接受這筆捐款的托德.麥克萊(Todd McClay),在2017年大選之前就公開了這筆款項,他並沒有違反新西蘭的法律。 但「新西蘭先驅報」關於這個問題的報導,卻說得很明白:披露這件事,並不僅僅是要揭露任何非法捐款活動,而是要揭示什麼樣的捐款可以——而且應該——有資格作為新西蘭政治的合法捐款。 捐款法案存在漏洞 急需改變 薩赫戴瓦認為,在外國干涉國內政治問題成為全球關注的議題、並且新西蘭國會已經開始對此進行調查的時候,仍然允許外資在新西蘭註冊的企業為沒有重大保障措施的政黨提供資金,這是新西蘭一個需要儘快關閉的明顯的漏洞。 目前新西蘭選舉法禁止外國公民捐款超過1500元,但如果他們控制或所有的公司在新西蘭註冊,就可以以公司的名義捐款。 特別是在2020年大選已經開始啟動的現在,各政黨都需要大量的資金贊助進行大選。而目前已經接近尾聲的地方政府選舉,也同樣存在著外國干擾的問題。上屆奧克蘭市長選舉,就被爆出通過中國富商參與的晚餐會,籌得大量捐款。 羅斯表示,他希望國會司法委員會能夠限制政治捐款,政黨可以接受個人、而不是公司或其他法律實體的捐款,儘管這會給工會和企業分別向工黨和國家黨捐款帶來問題。 布萊迪教授告訴新西蘭先驅報,外國捐款政策需要收緊:「我們需要做的是,改變外國人或外國公司通過成立一家新西蘭公司進行捐贈的情況。」 布萊迪教授說,讓外國捐款者能夠通過在新西蘭註冊的公司來捐款,這等於在新西蘭的選舉制度中留了個「後門」,會破壞新西蘭政治制度的完整性。 總理嘉欣達.阿德恩(Jacinda Ardern)也表示,這些捐款似乎很多都違背了「法律的精神」。 國家黨選舉改革發言人尼克.史密斯(Nick Smith)議員,也呼籲改變有關政治捐款的法律條款,他在今年1月份說,應該只有新西蘭公民或永久居民,才能夠向政黨或候選人捐款。 兩大黨均與政治獻金有染? Newsroom的文章說,國家黨目前還將面臨一個更大的捐款問題,就是被驅逐出國家黨的獨立議員羅斯,在今年初對國家黨及其黨魁布裡奇斯提出的指控,主要針對奧克蘭華裔富商張乙坤的10萬元捐款事件。 這筆捐款並不像朗林的捐款是通過公司進行的,並且張乙坤是新西蘭公民,不存在外國人身分的問題,儘管他被揭出有中共統戰背景。 雖然布裡奇斯和國家黨都否認了這些指控,但是,隨著嚴重欺詐辦公室對這些指控開始調查,國家黨在一段時間內,恐怕會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報導說,雖然近年來工黨似乎沒有收到任何類似性質的政治捐款,但工黨的手似乎也不完全乾淨。 正如Stuff新聞網在上次大選前報導的那樣,工黨通過以高得離譜的價格拍賣藝術品,而獲得了數萬元的變相捐款,他們將該藝術家稱為捐贈者,而不是稱為掏錢者——這似乎也違反了政治捐款的法律精神,但是在法律條文的字面上,卻沒有違反任何條款。 前總理海倫.克拉克(Helen Clark)在推特上發文說,「金錢政治」對全世界都是個詛咒,它腐蝕了民主進程。在新西蘭,民眾長期以來就一直在譴責它,但仍會在任何妥協了的信息曝光後大跌眼鏡。媒體所呼籲的、對於公共資金和更嚴格的捐款的規則在哪裡呢?」 國會對外國干擾調查 步履維艱 國會對外國干涉的調查自去年啟動以來,就一直受到各種問題的困擾。以至於國家黨高級議員、國會司法特別委員會成員尼克.史密斯說,這項調查「已經成為一場鬧劇」。 Newsroom的報導說,國會司法特別委員會針對外國對新西蘭干涉的調查,已經進行了近1年的時間,但似乎有點功能失調,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內,主席已經換到了第6任。 這項調查從一開始就落後於時間表,之後又面臨著各種障礙、推延和領導層的變化,所以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確定向國會提交報告的日期。 司法部長安德魯.利特爾(Andrew Little)表示,如果繼續拖延,他願意在沒有委員會的情況下採取行動;而在國家黨方面,史密斯則希望與利特爾一起,在兩黨的基礎上加速進行改革。 新西蘭先驅報的克萊爾.崔外特(Claire Trevett)認為,除非工黨和國家黨能夠達成共識,否則捐款規則的改變就不可能實現,因為各方都為自身的利益而苦惱——工黨不希望改變會限制工會給自己的捐款,而國家黨也不希望它的公司金主們因此受到限制。 目前各政黨已經開始進入明年的大選狀態,如果在政治捐款的法律中仍然有許多漏洞可鑽,國會又沒有任何措施來修補,那對於普通新西蘭民眾來說,恐怕是很難能接受的。 間諜機構籲政治捐款透明 新西蘭的間諜機構負責人警告,他們早就知道在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政治領域,都存在著令人不安的外國捐款和「關係建設」問題。 本週二下午(8月27日),作為對最近選舉定期審查的一部分,新西蘭安全情報局(SIS)局長瑞貝卡.基特裡奇(Rebecca Kitteridge),和政府通信安全局(GCSB)局長安德魯.漢普頓(Andrew Hampton),出席了國會選舉委員會的聽證。 兩位情報機構的負責人都告訴國會議員,他們支持披露政治捐款的「更嚴格」條款規定,但同時表示,全面禁止外國政治資金,並不能阻止外國干擾。 「因為你可以看到,一個外國人或團體,可以輕易地利用新西蘭的代理,來解決這樣的禁令問題,」基特裡奇說,「我們知道,外國很擅長理解和解決監管制度問題。」 「透明度越高越好,」基特裡奇建議,「更嚴格的捐款來源披露要求」,將有助於安全情報局的調查工作,提高其追蹤捐款來源的能力。 基特裡奇還說,安全情報局擔心任何試圖以這種方式掩蓋其外國來源的捐款渠道。 「我們關注這些活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一旦影響關係或者是互惠關係建立,它們就可能被用作促進未來干擾或間諜活動的槓桿。」

新西蘭議會5月15日投票通過了一項極不尋常的舉措,將一項有爭議的法律提交給一個特別委員會審議。該法律賦予警察在執行不同警報級別規則時,可以在沒有搜查令的情況下進入民宅的權力。 政府於週三(5月13日)匆匆通過了《Covid-19公共衛生措施法》(The Covid-19 Public Health Measures Act),以應對封鎖解除後可能出現的狀況。反對黨,人權委員會,救世軍和法律專家都批評這項法律在沒有經過適當審查的情況下就匆匆通過。 總檢察長大衛•帕克(David Parker)希望將該法案立即送交一個特別委員會,以進行立法後的審查,並於7月27日返回審查報告。這樣國會就可及時考慮是否在90天內更新該法律,這個程序來自國家黨(National)對立法提出的修正案。立法後的審查是由法律專家和學者要求的。 國家黨和行動黨都投票反對該法案,稱其權力過大,對新西蘭人不夠信任,而且該法案不允許對命令進行適當的審查。 該法律為警報級別規則建立了法律框架,但只有在衛生部長發布新冠肺炎(Covid-19)警報級別通知的情況下,警方才能根據該法案行使其執法權力。這些命令可能包括,例如,警察或「執法人員」有權關閉某些場所或道路,禁止某些類型的旅行或集會,或要求人們保持身體距離,或在必要時呆在家裡。如果警方有合理的理由相信警報規則正在被打破,該法案還將允許警方對私人住宅進行未經授權的搜查。 但該法案因倉促通過其正當程序而受到廣泛批評。救世軍(The Salvation Army)表示,他們擔心該法律缺乏對文化和精神方面的考量,而且與懷唐伊條約或法治不符。人權委員會(Human Rights Commission)也表示對該法律深感擔憂,並將其缺乏審查稱為「我們民主制度的巨大失敗」。 5月15日,國會議員Gerry Brownlee提議將該法案提交給流行病應對委員會,而不是財政和支出委員會,但被否決。財政和支出委員會擁有政府多數席位,而流行病應對委員會則擁有反對黨多數席位。Brownlee表示,國家黨將與政府合作進行這項審查,以使公眾對該法律的修改有更大的信心。 行動黨領袖大衛·西摩(David Seymour)支持對該法律的審查,他說:「除了永遠保持警惕之外,我們不能對政府全然信任。」

剛剛推出兩週的電動滑板車租車服務,因嚴重安全問題引起各界關注。僅在過去的一週裡,申請ACC意外賠償的事故就高達14例。奧克蘭市長菲爾·高夫(Phil Goff)要求市政府,就這種備受爭議的新型電動滑板車的安全問題,進行緊急調查並提交一份報告,以採取相應措施減少事故發生。同時,政府也在研究針對低功率車輛的立法,這類車輛包括電動滑板車、電動輪椅和電動自行車。 兩週前,總部設在美國的電動滑板車公司Lime,率先與新西蘭兩大城市——奧克蘭和基督城簽訂了為期3個月的合約,允許這家公司在這兩大城市分別投放1000輛和600輛Lime電動滑板車,開展租賃服務。 據Lime公司介紹,使用者可以根據手機應用程式定位並就近取車、就近還車,按使用時間收取費用。 這種電動滑板車可以在人行道上、自行車道上或道路上行駛,不需要駕駛執照、也不需要佩戴頭盔,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適合在市中心觀光、上班或有緊急要務的人,因為這種滑板車既不需要等車、也不需要尋找停車位,還能避免交通擁堵的折磨。 不只14例事故 時速太高是罪魁 奧克蘭市政府對於電動滑板車安全問題的迅速關注,起源於市議員克莉絲汀·弗萊徹(Christine Fletcher)在上週四的驚嚇:就在她過人行橫道走向市政府時,一輛飛馳而過的電動滑板車差點就把她撞倒。弗萊徹估計,當時那輛滑板車的行駛速度,至少20公里/小時,如果她躲閃不及時,很難想像後果會如何。 市長高夫說,「我個人也非常擔心滑板車行駛速度的安全風險。」連自行車都不能在人行道上行駛,而電動滑板車卻可以以每小時25公里的速度在人行道上飛馳,其安全隱患「顯而易見」。 Lime電動滑板車最高時速可以達到27公里,如果在這個速度發生事故,足以造成人員重傷或死亡。 奧克蘭市交通局上個月出台了一項法規,希望把市中心和一些繁忙路段的限速,從現在的每小時50公里,降低到30公里。這個計劃目前正在進行公眾諮詢。如果最終通過並實行的話,這個限速與電動滑板車的最高時速差不多少,很多人都質疑滑板車27公里的速度是不是太過。 同時,在Lime之後,Wave Scooters和Onzo兩家公司也將在新西蘭開始電動滑板車租賃業務,這將使奧克蘭總電動滑板車的數量達到3500輛。有分析說,這個數量對於奧克蘭來說似乎有點過多,這可能會給滑板車行駛區域的交通,造成太大的衝擊。 與美國洛杉磯的最多3000輛相比,奧克蘭的3500輛電動滑板車確實有點太多,前者擁有400萬人口,而奧克蘭只有150萬人口,兩個城市的規模相差很多。 據新西蘭先驅報(NZ Herald)報導,在過去的兩週裡,與滑板車相關的事故,不僅僅限於14例那麼多。先驅報還接到不少市民反饋,表示他們曾與滑板車事故擦肩而過,不少人描述了他們的危險經歷,表達自己對電動滑板車安全隱患的擔憂,呼籲政府能夠盡快採取措施,在釀成更多更大的事故之前,出台相應的交通規則。 交通規則藏隱患 除了速度和數量等問題,電動滑板車在新西蘭行駛,按照現行的交通規則,也存在很多的不和諧。 按照目前的交通法規,電動滑板車屬於低功率車輛(驅動電力低於1500瓦),所以被歸類到了電動輪椅的使用範疇: – 使用者不需要駕照,也不需要做車檢和車輛註冊; – 電動滑板車既可以在人行道上行駛,也可以在道路上行駛,但自行車卻不可以在人行道上行駛; – 電動滑板車使用者可以不用戴頭盔,但騎自行車和摩托車者都必須戴頭盔。 雖然在Lime公司的手機應用程式裡,用戶被告知以下規則: – 需要戴頭盔; – 不要在人行道上行駛; – 不要在下坡路段行駛; – 擁有有效的駕照; – 年滿18歲 ; – 自行承擔使用風險。 但是,這些規則並不容易監管,因為任何擁有智能手機的人都可能會下載這個應用程式。 一名警方發言人說:「使用滑板車,要考慮其他道路使用者和人行道使用者,不要高速行駛,不要酒後駕駛,並且建議戴頭盔以保證自己的安全」。 安全隱患多 看看別人怎麼做 作為節省能源的方便代步方式,電動滑板車吸引了很多個人、團體,乃至政府的關注。尤其在一些開車難、停車難的大城市,小巧輕便的滑板車就更顯露出優勢;而相對於電動汽車,滑板車又因為價格便宜而更容易普及。 不過這種滑板車在世界各地的推廣過程中,因為安全問題都引發過不少麻煩。美國一些州和歐洲國家,都專門為滑板車的使用建立了安全規則。 為了應對日益增長的民眾對電動滑板車安全性的關注,Lime公司的發源地——洛杉磯市議會在上個月通過了一套新規定,包括: – 限制電動滑板車的數量,不得超過3000輛; – 限制行駛速度不得超過每小時15英里(即每小時24公里); – 並要求滑板車公司不得把滑板車停在繁忙的人行道上; – 保持滑板車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 – 滑板車公司還要支付在洛杉磯運營的年費; […]

解決住房危機、遏制房價飆升是新西蘭工黨於大選期間做出的重大承諾之一。自去年10月工黨-優先黨聯合組閣以來,時間已過去了一年,那麼工黨領導的政府有沒有履行自己的建房承諾呢? 大選前工黨提出的住房政策: – 禁止海外投機者購買現房; – Kiwibuild計劃:10年內建造10萬套高質量可負擔住房; – 將明線測試期限從2年延長至5年,並阻止房地產投機者將租金損失折抵應納稅收入; – 成立可負擔住房管理局(Affordable Housing Authority),以幫助私營機構更快建房; – 取消中介費,將房東提前通知中止租約的時間延長至90天,並將加租頻次限定為每年一次; – 取消奧克蘭城市發展邊界,釋放密度控制; – 將新西蘭公屋署(Housing NZ)變成公共服務部門,增加公屋數量。 海外買家禁令本月正式生效 工黨政府最初擬定的《海外投資法》修正案於去年12月通過國會一讀,但遭到業界強烈反對。政府綜合了公眾意見後做出了一定讓步,使該議案經過8個月的醞釀,終於在8月15日和22日分別通過國會三讀和皇家御准,並最終於10月22日正式生效。 不過,儘管工黨履行了大選時的承諾,但許多業內人士認為此舉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官方數據顯示,海外買家的市場份額只有3{614a18d1b3d734f9bce95091cc0d7c37b560cdac2a4a7c59c5ee22ff4b0cd0cc}左右,最新數據更是降至2{614a18d1b3d734f9bce95091cc0d7c37b560cdac2a4a7c59c5ee22ff4b0cd0cc}。 明線測試期限從2年延至5年 今年3月,工黨將前國家黨政府於2015年10月引進的明線測試(bright-line test)期限從原來的2年延長至5年。政策變更後,只要是5年內轉售的投資物業均須繳納資本利得稅。 關於阻止投機者將租金損失折抵應納稅收入的承諾,財政部長羅賓遜(Grant Robertson)今年5月宣布,2019年將取消負扣稅(negative gearing)政策。 10萬套KiwiBuild住房落實情況 政府承諾讓更多新西蘭人擁有住房,其重要計劃是未來10年內建造10萬套可負擔住房。 人們對KiwiBuild住房的需求非常高,截至目前全國已有44,642人註冊,其中2.9萬人來自奧克蘭。 不過迄今為止,政府僅建成18套住房,另有70套正在建設中,包括奧克蘭Onehunga已經開始抽籤的25套公寓。 據了解,KiwiBuild項目已經與私營開發商簽訂了3367套住房合同,但多數尚未公布。 KiwiBuild負責人巴克利(Stephen Barclay)上週表示,他們有望於2019年中期按時交付首批1000套住房。 政府擬建住房和城市發展部 去年10月末,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長特懷福德(Phil Twyford)曾對媒體表示,政府可能建立像Hobsonville 土地公司(Hobsonville Land Company)一樣強大的可負擔住房管理局,並將其作為新西蘭公屋署的分公司。 隨著時間推移,可負擔住房管理局仍未見成立。但今年8月末,特懷福德表示,他計劃建立一個新的住房和城市發展部,並在奧克蘭建立一個城市發展局(UDA)。 《住宅租賃法》改革正在進行中 8月27日,工黨政府公布《住宅租賃法》修改細則。該議案已於10月21日結束意見徵詢,預計新法案將於2020年正式生效。 《住宅租賃法》(禁止中介費)修正案於今年4月通過國會一讀。依照規定,該議案將在通過後3個月生效,但國會社會服務和社區委員會建議將生效日期提前至12月12日,以便在夏季租賃高峰季節到來前及時取消中介費。住房部長特懷福德已經表示同意。 未來四年建6400套福利房 8月末,特懷福德宣布了10多年來最大的公屋計劃,即未來4年內建造6400套新公屋。但他承認,要想解決無家可歸問題還需要數年的時間。 9月21日,特懷福德宣布,政府將通過立法確定新西蘭公屋署的社會責任,並明確規定該部門無須返還紅利。他希望公屋署重新成為政府部門,而不是半獨立的政府實體。 另外新西蘭公屋署的正式名稱也將由Housing New Zealand Corporation,更改為Housing New Zealand。 政府擬部分廢除奧克蘭統一規劃 […]

針對澳洲情報官員發出的「華為建設5G網絡將使澳洲面臨威脅」的警告,新西蘭通訊部長法福伊(Kris Faafoi)於10月30日通過新西蘭Newroom新聞網回應說,新西蘭不排除阻止華為建設5G網絡的可能。 澳情報官員建議將華為踢出5G 綜合澳洲及《衛報》等國際媒體報導,10月29日(週一),澳洲信號局(ASD)局長伯吉斯(Mike Burgess)向澳洲國家安全部門發出警告,如果允許華為或中興建設5G網絡,那麼澳洲電網和供水系統將不會得到充分保護。 伯吉斯說:「如果在澳洲不斷發展的5G網絡中使用高風險供應商設備,那麼支撐我們供水、電網及衛生系統的未來通信系統,甚至是無人駕駛汽車,都可能無法得到保護。這些賭注不可能更高。」 「我的建議是將高風險供應商排除在5G網絡之外,因為網絡中任何地方的潛在威脅都是對整個網絡的威脅」。 伯吉斯是在堪培拉舉行的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國家安全晚宴上發表上述評論的。 有媒體評論說,這是自今年8月澳洲政府宣布禁止中國公司提供5G網絡設備以來,澳洲政府官員發表的最強烈的評論。 「華為或被中共利用從事間諜活動」 Newsroom評論說,儘管華為名義上是一家私人公司,但許多國際觀察人士,包括五眼聯盟合作夥伴都認為,華為與中共軍方有聯繫,很容易被利用,並將間諜設備植入海外網絡核心部位。 美國和英國已經禁止華為參建5G網絡。 目前華為技術被用於新西蘭4G網絡邊緣。Newsroom表示,雖然新西蘭的兩家電信公司Spark和2 Degrees都在廣泛使用華為的移動基站,但5G的推出可能意味著華為將成為網絡核心。 新部長:或禁華為參建5G網絡 法福伊告訴媒體,新西蘭一些公司曾與他接觸,表示願意使用華為的技術。但他表示,新西蘭最終可能會效仿澳洲,禁止華為簽署與關鍵基礎設施相關的合同。 他說:「我們當然意識到澳洲當局所擔心的問題。5G網絡是關係到移動網絡未來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基礎設施。」 他表示,隨著決策日期日益臨近,新西蘭政府將面臨抉擇,其中之一可能與澳洲的做法類似。另外,如果出現任何嚴重問題,他將在決策前諮詢安全部門的意見。#

新西蘭工黨醞釀已久的移民削減計劃終於出爐。俗稱Open工簽的畢業生工作簽證(post-study work visa)政策變更,可能給1.2~1.6萬國際學生帶來影響,新西蘭教育部門則可能因此損失2.6億元。 6月2日(週六),新西蘭移民局公布了對國際學生畢業後工作權利的限制計劃。但目前不是最終方案,該提案將從5日開始徵詢公眾意見。 具體變更情況 根據擬議的變更,Open工簽不再需要特定的雇主擔保,但更難獲批。就讀Level 7(本科)或以上課程的學生,畢業後將有資格申請三年期Open工簽,但就讀Level 7以下課程的學生,須在學習兩年後,才有資格申請一年期Open工簽。現階段國際學生打工的權利不受影響。 對於帶家屬來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Level 8或9)的國際學生要求也更嚴厲。目前,這類學生的配偶有資格申請工作簽證,而且其非獨立子女可以免費在新西蘭讀書。但根據新提案,只有其研究領域屬於長期技能短缺類別的學生,方可享受上述待遇。 最高1.6萬人或受影響 移民部長利斯-蓋洛韋(Iain Lees-Galloway)在宣布上述提案時表示,此舉將有助於消除移民剝削,並確保獲得居留權的移民為新西蘭需要的技能做出貢獻。他預計,擬議的變更可能影響1.2~1.6萬人,並導致年度淨移民降低。 不過,據官員們估計,在最好的情況下,每減少1萬名國際學生,教育部門就將損失2.61億元。2016/17年度,新西蘭為18,266名國際學生發放了Open工簽。 新西蘭國際教育發展迅猛,目前已經成為第四大出口產業,2016年該部門經濟收入高達45億元。新西蘭穩健而強勁的經濟不僅吸引國際學生和移民,而且也吸引海外僑民大量回潮。 去年7月,新西蘭年度淨流入移民創下72,400人的歷史最高紀錄,但基督城重建結束致使大量移民返鄉,4月份年度淨移民已經降至6.7萬人。 去年大選期間,工黨曾經承諾,一旦執政,將主要通過取消以低學歷獲得工簽的機會,將淨移民削減2~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