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本地新聞

明年6月,紐西蘭移民局可能就要推出全新的僱主認證工簽(Accredited Employer Work Visa,簡稱AEWV)了。雖然還有大半年的時間,但一位移民法的律師對RNZ表示,想成為新工作簽證計劃下的認可僱主,企業必須立即採取行動準備相關文書,因為移民局的審批過程可能會很嚴格,耗時也會很長。 這位名叫亞倫.馬丁(Aaron Martin)的移民律師說,企業若想獲得認證,需要在勞動法合規性、人力資源、員工培訓、福利以及薪酬等多個方面證明其可信度,這一系列的工作可能很複雜,企業絕不能低估。 他說:「若想讓申請獲得成功,您需要證明您在積極遵守當前的就業標準,並證明您在衛生、安全、公平待遇方面實行了良好的工作場所慣例。 「您還需要更新僱傭合同,包括最近的法律變更,如2020年隱私法(2020 Privacy Act)、育兒假計劃(Parental Leave Scheme)以及家庭暴力假(Domestic Violence Leave)。」 過去一年中,馬丁曾根據過去的認證要求,幫數十位企業僱主申請認證。 根據他的經驗,他談到,紐西蘭移民局本沒有清楚地表達出他們想要哪些細節,就像最新的公告顯示的那樣,隨時可能發生變化。 他表示,在現行政策出台之前,移民局正在密切關注公司的人力資源及培訓政策。簡單地制定政策和支持性文件然後就這樣提交,很可能行不通。文件被移民局退回來很常見。 他建議:「他們想看到的是合規行為的歷史和結果記錄,所以您的政策發揮作用的時間越長越好。」 責任編輯:劉潤菁

  伊斯蘭國恐怖份子蘇海拉.亞丁(Suhayra Aden)因被澳大利亞撤銷了公民身份,而被紐西蘭接收。為甚麼紐西蘭沒有撤銷她的公民身份呢? 就怎樣才能失去紐西蘭公民身份,以及其後果及相關法律規定是甚麼,本文根據RNZ相關報導為您解答。 法律對終止公民身份有何規定 年滿18歲的紐西蘭公民,若被另一國家的法律承認為公民,則可以放棄紐西蘭公民身份。 相關程序與內政部有關,而內政部長可以出於一些原因,不批准該請求,比如若正在與其他國家發生戰爭。 放棄公民身份的人,通過一些程序還可以重新獲得公民身份。 而因為一些原因,例如涉及「欺詐、虛假陳述或故意隱瞞相關信息」,人們可能會被「剝奪」其公民身份。 但如果你因為一些差錯獲得了公民身份,或剝奪公民身份後,會變成無國籍人士,那麼就不能剝奪你的公民身份。 為甚麼公民身份重要 根據公民身份和無國籍問題專家,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政治學講師Julija Sardelic所說,《世界人權宣言》第十五條規定不得任意剝奪任何人的國籍。每個人都有擁有國籍的權利。 Sardelic說,沒有公民身份的人更容易被殺害,就像納粹德國在屠殺猶太人之前,先都剝奪了他們的公民身份那樣。 因此,Sardelic表示:「這就是為甚麼我們有這部國際法,所有國家……都同意每個人都有擁有國籍的權利。考慮到會產生甚麼樣的後果,人們不應該變成無國籍人士。」 在紐西蘭失去公民身份 Sardelic說,1948年紐西蘭成為《世界人權宣言》的最初簽署國。此外,紐西蘭也簽署了1961年的《減少無國籍狀態公約》。因此,對於單一國籍的人,紐西蘭一般不會剝奪其公民身份。 而擁有雙重國籍的人,被剝奪紐西蘭公民身份的可能性更高。 在2012年至2019年間,共有15人的紐西蘭公民身份被剝奪。 沒有國籍的人會怎樣 Sardelic說,如果沒有國籍,就不能申請工作、獲得醫療保健、接受教育,因為這些都需要合法的身份。因此,若沒有國籍,相當於在法律上「不存在」。 Sardelic表示:「如今,這通常意味著沒有哪個國家會真正為你提供某種保護。這意味著你將無法訪問我們每天認為理所當然的所有這些東西。」 其他國家如何看待剝奪某人的公民身份 Sardelic說,在自由民主國家,擁有國籍是一項基本人權,而在國際社會,各國也不會贊成讓任何人成為無國籍人士。 Sardelic說,若你變成了無國籍人士,你就不能把自己視為遵守人權的人,包括民主。如果你是一個自由民主的人,就不會讓別人沒有國籍。 Sardelic說,若讓某人無國籍,紐西蘭就會違反自己的法律,且會在法庭上引起爭議。雖然這不會受到聯合國國際警察的約束,但會被報到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等機構,影響紐西蘭的國際聲譽。 Sardelic說:「讓某人變成無國籍人士,表明你不再是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也不再是國際舞台上討論等活動的平等夥伴。」 無國籍人重新獲得公民身份有多難 Sardelic表示,這會涉及法庭程序,且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想恢復公民身份並不容易,會花很長時間,但根據不同國家的法律,是可以重新獲得公民身份的。 剝奪公民身份是打擊恐怖主義的武器嗎 Sardelic表示,包括她在內的許多公民專家認為,剝奪某人的公民身份不是一種公正的懲罰,也不會使國家更安全。 她認為政府對蘇海拉.亞丁這個案例的處理是正確的,因為想要壓制恐怖主義,需要更全面的去激進化計劃,剝奪公民身份並沒有解決根本問題。 伊斯蘭婦女委員會表示,幫助蘇海拉.亞丁帶著孩子重新融入社區,對她和紐西蘭來說都是最好的結果。 此外,Sardelic認為,目前尚不清楚剝奪公民身份的威脅是否比在司法程序中將某人定罪為恐怖份子的懲罰更大。 她還指出,政府不能剝奪本國恐怖份子的公民身份。 責任編輯:劉潤菁

  幾個月以來,紐西蘭的管制隔離(MIQ)設施一直一票難求,渴望回國的人們很難自己通過MIQ預訂系統訂到住宿憑證。對此,總理傑辛達.阿德恩(Jacinda Ardern)表示,政府正在考慮改進MIQ預訂系統。 阿德恩對TVNZ說,政府正在考慮更改該預訂系統,包括在發布新的隔離名額時通知大家。 此外,阿德恩也意識到政府設定的同情豁免門檻過高,因此他們正在研究應如何改進。 她承認,MIQ的需求量很大,她認識的一些人在預定MIQ隔離名額方面也確實在面臨挑戰。 總理透露,目前每兩周會有4000人在MIQ設施隔離。她一直在詢問能否將更多低風險可用空間發布到網上,但也表示,她不想增設不完備的MIQ設施,也不希望讓Covid-19有傳播到社區中的風險。 就一些人使用第三方來獲取隔離憑證一事,阿德恩說:「我們正在考慮是否可以減少一些自動參與。」 她表示,使用機器人等自動化軟件或把自己的密碼或登錄信息傳給其他人違反服務條款。 據NZ Herald此前報導,一位被困在新加坡的惠靈頓男士喬納森.布魯爾(Jonathan Brewer)已向政府最高監管機構投訴,稱MIQ預訂網站根本無法供遵守規則的人使用,人們只能使用機器人,或花錢請人幫忙預定。 他說,商業創新和就業部(MBIE)似乎不同意他的觀點,因此他的投訴已經升級到申訴專員(Ombudsman)那裏處理。 責任編輯:劉潤菁

  最近,奧克蘭市議會簽署了一項耗資320億元的10年計劃,旨在應對這座城市持續面臨的住房、交通等諸多方面的挑戰,改善奧克蘭的宜居狀況。 但上個月,國際知名的城市宜居性衡量指標——經濟學人智庫 (EIU)已將奧克蘭授予全球最宜居城市的頭銜,僅僅因為紐西蘭在應對Covid-19疫情上表現出色。對此,奧克蘭委員會成員馬克.托馬斯(Mark Thomas)在Newsroom發文指出,一些全球指數對城市是否宜居標準不一,偏重也都不同,所以結果不一定準確。要想清楚奧克蘭是不是真的適宜居住,需要的是公民可以依賴的本地衡量標準。 國際衡量指標側重不同 結果不一 除了經濟學人智庫 (EIU),國際知名的另兩項城市宜居性衡量指標分別是美國人力資源公司美世 (Mercer) 的生活質量排名,以及文化和生活方式出版物 Monocle雜誌的生活質量調查。 EIU和美世側重於評估城市的生活成本,也包括教育和衛生等領域。自2010年以來,奧克蘭一直在這兩個排名中位列前十。 Monocle的調查則會考慮更多其他因素,例如戶外有多少座位可以坐,吃一頓美餐要花多少錢。以往年份,奧克蘭在Monocle的評分通常在20名開外,但今年,由於Covid-19,奧克蘭上升至第8位。 托馬斯說,雖然這些調查試圖根據最新信息來衡量城市是否宜居,但數據來源不同、收集時段各異、使用的權重也不一樣,這些都會影響評分結果。因此不難看出,所有調查都存在內在偏見,衡量的也不一定是奧克蘭市民看重的實際價值。 在教育方面,EIU給奧克蘭評了滿分,因為學生可以繼續去上學,但該調查似乎考慮得並不周全,例如奧克蘭兒童封鎖期間缺課9周,紐西蘭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方面成績都有下降趨勢,且有數千名國際學生在奧克蘭的學業受到了影響。2019年,奧克蘭在美世的排名中位列第三。美世表示,他們衡量的重要指標是社會環境和住房質量。但那一年經合組織(OECD)卻說,紐西蘭的收入分配低於平均水平,教育、健康和住房結果因社會經濟背景而異。 在其他的宜居性調查中,奧克蘭的表現更是各不相同。在2019年德意志銀行宜居性調查中,奧克蘭在56個城市中排名第16;在2018年全球宜居和智慧城市指數排名中,奧克蘭在78個城市中排第11。2019年創新城市指數排名中,奧克蘭在500個城市中排第110位;全球旅遊顧問Resonance Consulting將奧克蘭列為世界最佳城市第83位。 本地衡量數據凸顯市民實際問題 去年9月至11月進行的一項紐西蘭生活質量調查顯示,只有47{614a18d1b3d734f9bce95091cc0d7c37b560cdac2a4a7c59c5ee22ff4b0cd0cc}的奧克蘭人認為他們的生活質量非常好。有21{614a18d1b3d734f9bce95091cc0d7c37b560cdac2a4a7c59c5ee22ff4b0cd0cc}的人認為他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而31{614a18d1b3d734f9bce95091cc0d7c37b560cdac2a4a7c59c5ee22ff4b0cd0cc}的人表示他們的生活質量下降了。該調查針對紐西蘭8個城市展開,其中奧克蘭是所有城市中,該項滿意度降幅最大的。 此外,QV房價指數顯示,奧克蘭的房價比去年高出23{614a18d1b3d734f9bce95091cc0d7c37b560cdac2a4a7c59c5ee22ff4b0cd0cc}。實時的Tom Tom交通報告稱,與去年(封鎖時除外)相比,高峰時交通擁堵的狀況更多了。這些問題都與出色應對Covid-19關係不大,卻影響著奧克蘭市民的實際生活。 奧克蘭需要自己的價值衡量體系 托馬斯認為,儘管奧克蘭擁有自然美景、充滿活力的文化,在諸多領域還都取得了進步,但在應對氣候變化、住房負擔能力、交通擁堵等挑戰方面,並未取得足夠進展。若想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一項新的公共措施來跟蹤奧克蘭實際的宜居狀況,並讓市議會等機構在應對奧克蘭的重大挑戰時,能提出更加創新有效的策略。 托馬斯在文章中表示,奧克蘭需要用自己的方式衡量其對公民的價值,例如使用計分卡(scorecard)這種容易理解的衡量標準,跟蹤城市各方面的進展。 此前,奧克蘭的第一位超級城市市長萊恩.布朗(Len Brown)設立了奧克蘭記分卡(Auckland Scorecard)評價體系,用涵蓋社區、經濟、環境和交通四大類別的19項措施衡量奧克蘭的發展。 布朗市長的願景是讓奧克蘭成為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並且他可能沒想過,奧克蘭會通過一場流行病實現他的願望。 托馬斯認為,目前奧克蘭還不是地球上最宜居的城市,但320億元的投資無疑將有助於奧克蘭在宜居性方面有所改善。 責任編輯:劉潤菁

  解密的政府文件顯示,1978年12月,在惠靈頓與基督城之間的凱庫拉(Kaikōura),TV1鏡頭中捕捉到了不明飛行物(UFO)的畫面。但至今,官員們都無法對其給出合理的解釋。 據RNZ報導,1979年1月,紐西蘭科學與工業研究部(DSIR)將其歸類為「不明飛行物」,且將報告提交給了聯合國。 在1977年至1982年間,紐西蘭檔案館還存有一大組關於「不明飛行物」的文件。 根據科學與工業研究部(DSIR)的簡報,該部曾試圖證明此TV1鏡頭中的影像並非」不明飛行物」,就像此前證明小有名氣的克羅克特(Crockett)膠片中,類似的圖像並非UFO一樣。 該簡報中指出,兩個膠片的圖像都非常扭曲。但克羅克特(Crockett)膠片中的圖像通過窗戶拍攝,因此產生了視覺差異,而TV1鏡頭的圖像是直接拍攝而來,不存在通過玻璃和塑料導致鏡頭失真的問題。 此外,膠片的像差很明顯,導致分析很困難。 科學與工業研究部(DSIR)指出,該場景被目擊到的時候,雷達讀書與基督城和惠靈頓交通管制記錄的信號並不一致。 該部不願給出明確的陳述,但官員們猜測,拍出的影像可能會被證明只是地平線上的一般亮光,並可能是木星或金星發出的。 簡報中寫道:「在確定之前,這些物體仍會被歸類為『不明飛行物』。但要想證明它們是外星干預的結果,還差得太遠。」 責任編輯:劉潤菁

  據《英國路透社》(Reuters)報導,英國時間7月31日(週六),英國貿易部長表示,英國及紐西蘭在自由貿易協定討論中已取得「重大進展」。 英國貿易部長麗茲.特拉斯(Liz Truss)說,兩國在7月19日至30日的第六輪討論中進展很快。 她說:「我們在原則上已經接近達成協議,目前已經又完成了6個章節。 「英國和紐西蘭擁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悠久的歷史和對自由貿易的承諾。 「我希望達成一項現代協議,推動綠色和數字貿易等領域的新進展。」 英國國際貿易部(DfIT)表示,紐英兩國的貿易協定可能會取消兩國商品關稅,降低消費者成本,讓出口商能以更低的價格提供商品,同時促進英國服務和投資進入紐西蘭市場。 6月,紐西蘭貿易部長達米恩.奧康納(Damien O』Connor)以及英國貿易部都表示,兩國的目標是在8月原則上達成協議。 特拉斯表示,與紐西蘭達成協議將是英國成為《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成員的重要一步。 該自由貿易區由11個亞太國家組成,市場價值9萬億英鎊。 據報導,英國已與其最大的單一貿易夥伴——歐盟,簽署了英國退歐後的貿易協定,但英國商業團體表示,由於脫歐,他們在與歐洲客戶和供應商打交道時仍面臨額外的冗繁手續。 責任編輯:劉潤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