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小吃雖然不像大餐館那麼氣派,但通常都非常地道,味鮮料足。看視頻中的日本廚師熱絡幹練地張羅這份小吃,人人都著迷。 兩位師傅一正一副,一搭一檔,準備的是日式鐵板燒,可口的鹹味鐵板燒在日本各處可見,但數廣島和大阪的最為正宗。 清理了上一批的食材之後,主廚就把麵糊一股腦兒倒上熱騰騰的大檯面,然後一份一份堆上超大份量的白菜絲。 接下來就是繼續添加肉末、薄肉片等各種配料,然後用特大號的煎鏟,切開區分線,並一一翻面。添加的配料和糊料各家不同,包括肉類、海鮮、貝類與蔬菜。 食材煮熟後,需要再翻一次,用大鍋鏟捲成一捲。一次功夫至少50份的鐵板燒就好了!等等….還有好料,師傅又再俐落地加上荷包蛋,蔬菜,然後撒上各種調味料,才算大功告成。 一組一組花色繽紛,等待客人來選購。裝盒時,會再淋上獨家配方的美味醬汁。捧一盒在手裡沉甸甸的,真有幸福感啊! 你想知道這道料理的名字嗎?有兩個部分:「okonomi」,意思就是如您所好,隨您的意;而「yaki」意思是燒烤。合起來有個很古趣的名字「御好燒」(日語:お好み焼き/おこのみやき ;英語音譯:Okonomiyaki),又稱為「什錦燒」或「隨意燒」。 那麼,大阪的就叫「大阪燒」,廣島的就叫「廣島燒」,如此這般。 嗯……越看越餓囉! Source: ©Facebook Video Screenshot | yaname.
棉花糖,也稱糖棉花,是許多人最喜歡的甜食。提起棉花糖,通常會讓人聯想到遊樂園、馬戲團、電影院和節假日,充滿樂趣和興奮。無論年齡如何,都能喚起人們心中的美好回憶。雖然,棉花糖入口即化,但是,給孩子們帶來的快樂是無價的。 一般來說,棉花糖是一團團粉紅色的雲狀物。如果棉花糖變成美麗的花朵,那會怎樣呢?影片中的這位製糖人,把棉花糖做成可愛的多彩花朵,讓人不忍心咬下去吃掉。 棉花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5世紀的意大利,他們用鍋子將糖加熱融化後快速攪拌拉出糖絲,再用小棒繞起來吃,這是意大利人發明的首款串狀甜品。當時這種甜品的製作十分費時,製作工藝也相當複雜,只有達官貴人才能享用到。 現代棉花糖工藝,是1904年在美國聖路易斯世博會上首次亮相的,當時取名為「仙女絲」(Fairy floss),是一種十分昂貴的食品,底層的勞動人民都吃不起。1920年代,仙女絲被更名為棉花糖。每年的12月7日,是美國的國家棉花糖日。 現在,棉花糖也不再是高不可攀了。如果想在家裡做出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也不是難事。先到家庭用品商店裡,賣一台製糖機,然後就可以自己動手,將細膩的糖絲捲成特別的彩色作品,大人小孩可以一起開心。 Photo and Video credit: petrentz
文/溫嬪容(明慧中醫診所院長) 韭菜是我們常吃的蔬菜之一,用它來炒雞蛋、炒豆乾、做餃子餡,都十分可口。在中醫看來,韭菜也是很好的藥用食材,比如吃韭菜煎蛋可以改善胃寒痛的毛病,韭菜加蝦仁炒蛋還能通乳汁!一些吃韭菜的禁忌,也不得不慎。 韭菜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辛甘溫,葉性熱,根性溫,子性辛甘溫。入胃、肝、腎經。韭菜只要種1次,便能長期生長,故名「韭菜」。韭菜在《禮記》名豐本,意即其生發力強,剪之復生,一年可採收5、6次,因此又名為起陽草、草鐘乳、長生韭菜、扁菜。 韭菜春季正嫩,春補肝,為肝之菜。《素問》有言「心病宜吃韭菜」,心為肝之子,母能令子實。韭菜享有「春菜第一美食」之稱,正如《本草綱目》謂:「正月蔥,二月韭菜。」 韭菜之品質,初生食之氣香,春正嫩,夏食則臭,老則含硫氣臭,雖煮熟,臭味仍重。中國北方人終年嗜食韭菜,為家常菜;江南人則嫌其氣辛臭,多取其未出土之韭菜黃,炒之味美氣香。春初早韭菜最佳,以肥嫩為佳,韭菜種子以色黑飽滿者佳。 吃韭菜的禁忌和該知道的事 韭菜為蔬中五葷之一。 韭菜不宜久煎、煮、炒;勿與蜜、牛肉、菠菜、桑椹同食。 皮膚濕疹者忌。 韭菜多食昏神,目症、瘧疾、瘡家、痧痘後均忌。 口舌生瘡、口臭、體熱、酒後、目紅腫常流眼屎、眼睛剛手術後均忌。 夏不宜多食韭菜,老人亦少食,韭菜纖維粗糙不易消化吸收,易腹脹、腹瀉。 陰虛火旺、心煩口渴、咽喉乾燥、舌紅少苔、潰瘍病、皰疹、目疾、腹瀉者不宜食韭菜種子。 韭菜的29種養生、治病用法 1. 瘀血、脫髮:韭菜打汁飲。 2. 養心安神:韭菜半斤、雞蛋2顆,加鹽、酒煮湯。 3. 增加食慾:韭菜葉根煮湯。 4. 溫胃:韭菜2兩打汁,沸水沖服。 5. 胃寒:韭菜半斤、生薑1兩,打汁煮湯後,加牛奶100c.c.。 6. 胃寒痛:韭菜煎蛋。 7. 胃下垂:韭菜與韭菜種子各2兩搗爛,加蜜120c.c.。 8. 反胃:韭菜1兩打汁,加沸水沖服。 9. 通乳汁:韭菜半斤、蝦仁1兩,炒蛋。 10. 呃逆:韭菜種子研末,每服9克,1天2次,早、午空心服。 11. 腫瘤併發呃逆:韭菜種子炒黃,研粉,每服1錢或9克,1天3次。 12. 食物中毒、腹絞痛、水瀉:韭菜之莖葉煎蛋。 13. 補虛通腸:韭菜炒豆芽。 14. 便秘:韭菜4兩汆燙後,加柴魚、麻油涼拌。 15. 怕冷、四肢冰冷:韭菜、羊肉等量,加蔥、麻油、醬酒調味炒,或包成水餃。 16. 口水多、四肢冷:韭菜打汁,熱水沖服。 17. 一切目疾:韭菜根洗淨,用橘葉包,睡前男塞左鼻,女塞右鼻,過夜取出。 18. 肥人中風失音:韭菜打汁飲。 19. 誤食雜物:韭菜半斤切斷,炒熟加豬油,1次吃完,雜物隨糞便排出。 20. 食肉多而胸口煩悶:韭菜搗爛,加溫水瀘汁,早上空心服1杯。 21. […]
以下文字是把影片字幕,摘錄後做修改,若記憶力夠強,看完影片就能記住的朋友不用看以下喔! 今天又來介紹好媽媽料理,用「蘋果西打」來入菜,做簡單方便的豬腳。 我們會把豬腳先用醬油、蔥、薑、蒜先醃好,那醃好之後呢,我們會下油鍋去炸。為什麼要下油鍋炸呢?因為表皮才會Q彈,那這個方式,普遍在家裡是不太可能這樣做,因為工序比較繁複,所以滷一個豬腳會變得很麻煩。 今天用比較簡單的方式來呈現,使用電子鍋——就是我們煮飯的電鍋來做,下一點點油。 我們在市場買豬腳,可以請攤販幫我們切成這樣子(如上圖),幫你對切,這樣等一下我們比較好滷。 一樣下去(把豬腳放進鍋子),我這邊是兩隻腿的量,兩隻前腿,通常滷一鍋可以吃好幾餐了。 (旁邊有人問:滷豬腳是不是可以再滷啊?廚師回應:可以啊,你可以拿出來加熱回溫一下,就可以再吃了啊。) 這個表皮我們把它等下煎得這樣恰恰(註:「恰恰」為「脆脆」的台語發音),恰恰就是上次我們講的:「刺刺的。」 這邊油可以下多一點沒關係,反正我們等下只夾裡面的豬腳出來而已,要不斷的翻它。 普遍媽媽不太喜歡滷豬腳,因為它挺麻煩的,然後如果弄得不好又很硬啊,很難咬得很爽快。 我們用一個簡單的方式分享給大家,這個煎的動作大概十分鐘。這樣焦焦脆脆的(廚師指著脆脆的豬腳,如上圖)。 那有人說爆香的時候,應該要把薑也放進去爆。可以啦,可是因為我們這個豬腳,我用煎的方式,時間比較長。 薑下去如果沒有顧好會焦掉,反而會多了一個苦味,所以薑等一下再燉煮的時候才放。 好,那OK了,我們準備做燉煮的動作。 煎好的豬腳都夾到電鍋裡面,然後我們要放蔥,整把的蔥,多一點也沒關係,這邊大概三根。 辣椒,這邊兩根,那如果你要辣一點就多一點,這提個味道而已。薑片(放進電鍋)、胡椒粉(撒進電鍋)多一點。 再來呢,我們的主角「蘋果西打」。這個,我買不到小瓶的,拿大瓶的,不要全部倒進去。 這個,上次是用小瓶的是600cc,因為我們煮的量,今天比較多一點,我們倒1000cc。 然後呢,我們今天準備冰糖,冰糖比較好上色,用一般的白糖也可以,我這邊抓的這個量大概是50克左右。 米酒也要,大概200cc,300cc也沒關係。我們的醬油呢,今天是500克。 醬油跟西打,西打是2,醬油是1。直接把它倒進去,把它醃平均,豬腳要把它醃平均。 還要放生的花生仁,可放可不放,如果喜歡的話可以放,把它倒進去一起滷,把電子鍋蓋起來。 那豬腳呢,大概要煮一個小時,有人喜歡吃表皮很Q彈的,差不多一個小時就夠了。如果你要吃非常軟爛,入口即化,那很簡單,蓋下去繼續煮,可能再煮個30分鐘,甚至煮兩個小時都沒關係。 因為每個人的口感不一定,好,我們這個煮的時間,一個小時已經到了。我們來開鍋,來,登登登登……有沒有看到,顏色是不是上得非常漂亮? 這個是我們剛燙好的麵線,夾豬腳,有沒有看到,你看這個顏色。誰說媽媽做不出來的,那麼簡單,對不對,問題不大。這樣子,剛剛好(此時淋上醬汁)。 好,試吃,這個豬腳,真的太棒了。其實滷一個小時就很夠了。膠質你看(指著豬肉),然後這醬汁呢,用麵線我覺得超爽的。 所以豬腳可以先燉起來,煮好,等妳老公下班。妳只要煮麵線,然後把豬腳加熱這樣就可以了。這個簡單的方式分享給大家,不要再覺得它很複雜了,非常的簡單。
以下文字與影片的字幕大致相同,若記憶力夠強,看完影片就能記住的朋友就不用看以下文字囉! 今天介紹宵夜美食:番茄紅燒牛肉麵。 在外面吃的牛肉麵店呢,他如果是做原汁的,因為他要熬那個大骨湯,會比較麻煩一點。 當然你如果很有時間,可以拿很多骨頭來熬出這個湯的精髓,那當然是最好啊。 只是我們介紹一個簡便的方式,那我們蕃茄牛肉麵怎麼在家裡做?我來示範給大家看。 油先下一點,加蒜頭、洋蔥(半顆的量),先把它炒香。炒香之後呢,牛番茄,用兩顆,切大塊一點,一顆切八等份。 然後我們放幾片薑,熬湯的時候呢,放點薑下去,它的味道會比較好。準備辣椒,喜歡辣的人再放,不喜歡辣,不要放也沒關係,切大塊就好了。 這個時候呢,加入我們的開水,2000cc。我們準備這個番茄的罐頭,單純靠牛番茄的味道是不夠的,準備一罐,把它倒進去,這可以省略掉我們大量燉湯的時間。 再來是牛肉的部分,我選用的是牛腱肉的部分。這個部位比較貴,可是我覺得牛肉麵用牛腱肉來做呢,口感會比較好。 當然如果買不到牛腱肉,牛肋條或者是牛梅花,甚至說,大手筆一點,牛沙朗、牛小排都可以。把它切成一塊一塊、一片一片的,直接下去燉就好。兩大匙的柴魚粉、胡椒 、5cc的醬油,把它拌勻。 燉煮的時間大概是半個小時到1小時,燉煮了大概40幾分鐘之後,我們可以來煮麵了。 今天選的是這個關廟麵,有出這種寬版的,拿來煮牛肉麵還蠻適合的,把它煮軟,最後撒上蔥花。 先喝一口湯(微辣微辣的番茄味),我去找筷子。看一下這個牛腱,裡面有那種像筋的東西啊,你煮久了它會QQ的,超香的。你看這麵,在這分享給大家。
很多人對製作花卉型食物感到犯怵,認為是個艱難而耗時的過程。用培根搭配馬鈴薯片,脆烤成美味的玫瑰,其實並不難。想學就來看看吧。 配料: 6條培根(Bacon,即煙肉);6個馬鈴薯; 切達奶酪(Cheddar Cheese)絲適量 ; 50克黃油(Butter); 1湯匙新鮮的迷迭香(Rosemary); 1茶匙蒜鹽; 1茶匙黑胡椒; 少量切碎的帕瑪森奶酪(Parmesan Cheese)。 除了以上的配料之外,還需要準備一些工具: 一個馬鈴薯切片器; 一個可攪拌的碗; 一塊乾淨的砧板(足夠放平培根條); 一個乾淨的糕點刷(Pastry Brush); 至少可以放6個鬆糕(Muffin)的烤盤; 一把刀和錫箔紙。 下面是做法: 第一步,用刀或切片器把馬鈴薯切片。要確保所切的馬鈴薯片既不太薄也不太厚,而且薄厚要均勻。可以把馬鈴薯想像成一朵花的花瓣。 第二步,把融化的黃油和迷迭香、蒜鹽、黑胡椒放入碗中一起混合均勻,然後放在一邊待用。 第三步,把6條培根分別平放在砧板上,將切好的馬鈴薯片逐一碼放在培根條上。 第四步,用糕點刷蘸上剛才(第二步)調好的混合調料刷到馬鈴薯片上。 第五步,再將切達奶酪絲撒在最上面。 第六步,仔細把馬鈴薯培根條捲成卷,逐個放進鬆糕烤盤中,並用錫箔紙蓋好。 第七步,預熱烤箱至攝氏205度(華氏400度),之後將放好馬鈴薯培根卷的烤盤放進烤箱,烘烤30~40分鐘。 第八步,從烤箱中拿出烤好的脆皮馬鈴薯培根,點綴一些迷迭香和帕瑪森奶酪(Parmesan Cheese)。 第九步,好吃又好看的脆皮馬鈴薯培根玫瑰,上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