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某人正在為汽車加油的檔案照。(圖片來源:Pixabay) 據RNZ報導,面對飛漲的油價,國家黨呼籲政府取消奧克蘭地區的燃油稅,以減輕廣大司機的經濟壓力,但阿德恩表示,政府沒有考慮過要減稅。 在紐西蘭的加油站購買的每一升汽油裡,都含有政府稅,即Fuel Excise。 全紐各地每升汽油中,約有70紐分是稅收,而奧克蘭還要多徵收10紐分的地方稅,每升汽油稅收約為80紐分。 阿德恩表示,是目前的全球環境推高了油價,任何國家都無法控制,除了商務委員會(Commerce Commission)正在做的工作,政府沒有直接干預的計劃。 「當然,我們會繼續監控市場,在國內問題起作用時,盡我們所能,但目前我們處在一個全球環境中,汽油價格和原油價格都在上漲,」她說。 阿德恩表示,即使是暫時性的,政府也「沒有考慮」降低這項政府稅。 而國家黨黨魁克裡斯托弗.盧克森表示,政府已徵收了數百萬的地區燃油稅,但只花了不到一半,應該採取一些措施控制油價。 他說,政府應控制支出,並考慮收取擁堵費等其它措施來投資城市公共交通,尤其是在奧克蘭。 盧克森說,收取擁堵費在一些其它國家及城市「效果非常好」,要比地區燃油稅「好得多」。 責任編輯:劉潤菁
檔案照中,一張提示人們注意海中強流的警告牌立於某處海灘。(PublicDomainPictures/Pixabay) 2月8日(週二)發布的一份水安全報告顯示,超過一半的紐西蘭人游泳時,不知如何識別水中的強流。 該份《海灘和海岸安全報告》由紐西蘭衝浪救生協會(SLSNZ)發布。 該全國性協會由紐西蘭74個衝浪救生俱樂部組成。夏天,協會的4500多名衝浪救生員志願者會在全國80多個地點巡邏,以確保游泳者的安全。 其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60%的紐西蘭人不知如何識別水下的強流(rip),即不同水流相遇造成的激浪水域,也叫離岸流。 這個夏天,紐西蘭的溺水事件頻發,為40年來最糟糕的一季。 據Newshub報導,紐西蘭衝浪救生協會(SLSNZ)首席執行官保羅.道爾頓(Paul Dalton)表示,這個夏天的水安全記錄非常糟糕,僅今年年初,就有23人溺水,比去年多了8或9人。 他指出,這一令人震驚的統計數據背後,主要問題是缺乏水安全教育,以及游泳者過度自信。 「無論是多麼擅長游泳的人,若處於激流或強流中,都沒法避開,」他說,「所以問題的關鍵是,在前往此類水域前要將其識別,避開危險。」 報告顯示,男性游泳者面臨的風險更大,占全國溺水事故的80%到90%。 「這典型地反映出人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危險和風險,」他說。 道爾頓說,該協會無法一直在每處海灘都配備足夠的救生員,因此人們需要接受相關安全培訓,且游泳時需做出更明智的決定。 他認為,學校在水安全培訓方面,能發揮很大的作用。 這個夏天,隨著溺亡事件頻發,紐西蘭水上安全教育協會(WSNZ)同樣對紐西蘭的水安全表示擔憂。 據Newshub報導,該協會首席執行官丹尼爾.傑拉德(Daniel Gerrard)敦促人們保持警惕。 「在跳入水中前,你要花點時間看看環境。如果有疑問,就待在外面,」他說。 責任編輯:劉潤菁
奧塔哥男子高中的哥特復興式教學樓。(圖片來源:Flickr) 1月底,紐西蘭一所擁有近160歷史的高中決定,禁止學生在校使用手機。 成立於1863年8月3日的奧塔哥男子高中(Otago Boys’ High School),被認為是紐西蘭最古老的高中之一。同時,該校主樓建築被認為是紐西蘭最好的哥特復興式建築之一。 1月27日,該校校長理查德‧霍爾(Richard Hall)在一份學校通知中說,今年開始,所有學生都不能在課堂上使用手機,因為有研究表明,過度使用手機對學生越來越有害。 該校高中生必須把手機留在家中或包裡,若存於包中手機須關機,否則會面臨手機被沒收的風險。 霍爾表示,網絡欺凌是年輕人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校方還希望學生可以減少使用屏幕的時間,多參與積極的社交互動和體育活動。 「年輕人在世界上面臨著眾多挑戰,積極的社交能力、與他人面對面交流的能力很重要,不僅對現在,對未來也是如此,」霍爾說。 奧塔哥男子高中共有829名學生。校長表示,若家長需要與孩子取得聯繫,可通過學校辦公室。 若第一次發現學生隨身攜帶手機,設備將被沒收並於當日課程結束時歸還。若第二次發現,校方會與家長會面並將其歸還。 此前,經合組織(OECD)的一份報告顯示,除丹麥、瑞典和智利之外,紐西蘭15歲左右孩子平均上網時間比其它國家同齡孩子都長。 就數字設備在教授數學、科學等學科效果方面,教育部曾表示,雖然此類設備有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潛力,但目前在紐西蘭,很多情況下這些設備反而會阻礙學生學習。 教育部還為校長和教師提供了有關如何在學校安全使用數字技術的指南。 責任編輯:劉潤菁
一罐紐西蘭麦卢卡蜂蜜的檔案照。(Credit: www.ReadPlease.com/Flickr) 去年12月,英國知識產權局駁回了紐西蘭蜂蜜生產商的麥盧卡蜂蜜商標申請。據RNZ報導,紐西蘭蜂蜜行業已決定對產權局的裁決提出上訴。 2019年起,在政府的資助下,麥盧卡慈善信託(Mānuka Charitable Trust)一直在致力於為國際市場上的「mānuka」(毛利語,中文譯作「麥盧卡」)這個詞註冊商標,以阻止澳洲等其它國家養蜂人將其產品也標註為「mānuka」蜂蜜。 「mānuka」蜂蜜由蜜蜂從一種叫麥盧卡(mānuka)的灌木花朵中採集花粉製成。100多年來這種蜂蜜原本並不知名,直到近年紐西蘭研究人員發現其超乎尋常的醫療特性後,mānuka蜂蜜價值開始飆升。 去年12月,英國知識產權局駁回了紐西蘭蜂蜜行業的商標申請,稱雖然在英國銷售的絕大多數麥盧卡(mānuka)蜂蜜似乎來自紐西蘭,並且包裝上有所標註,但「英國公眾對這個詞的理解是,它描述的是來自紐西蘭和附近地區的蜂蜜,尤其還包括澳大利亞」。 一株開花的麥盧卡灌木。(Pasi Välkkynen/Flickr) 麥盧卡慈善信託主席皮塔.蒂佩內(Pita Tipene)對RNZ表示,該信託正在對英國知識產權局的決定提出上訴。 「我們仍然強烈認為,若產出花蜜的植物不長在紐西蘭,其它國家的蜂蜜生產商使用mānuka蜂蜜這個名稱是不合適的,」他說。 「這也是一個土著人權利問題,與現有的土著知識產權框架以及消費者對真實性和質量的需求格格不入。mānuka這個詞來自我們的毛利語,以及珍貴的taonga(毛利語,代表珍寶),我們有責任尊重和保護它。」 紐西蘭的麥盧卡蜂蜜產區協會(MHAS)支持該信託的這項努力。 該協會負責人約翰.羅克裡夫(John Rawcliffe)對RNZ表示,英國的決定難以接受,且出於兩個原因,他對上訴充滿信心。 「首先,很明顯,從英國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他們從小就接觸到這種產品和來自這裡的知識,所以保護它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其它蜂蜜一直使用mānuka這個名字,而實際上並不是mānuka蜂蜜,」他說。 「其次是紐西蘭的立場。(這種蜂蜜)正在成為一個每年數十億紐幣的產業,所以保護這個詞非常重要。」 除了向英國知識產權局提出上訴,mānuka的商標申請也已提交給了紐西蘭知識產權局(NZIPO),預計今年年初作出決定。 責任編輯:劉潤菁
一張未建成住宅的檔案照。(Paul Brenna/Pixabay) 儘管存在供應短缺、建築成本上升以及通貨膨脹等問題,疫情下,紐西蘭的新房建設獲批數量屢創新高。 2月4日,紐西蘭統計局(Stats NZ)發布的數據顯示,與截至2021年11月相比,在截至2021年12月的一年中,新房建築許可下發數量創下新高,從48,522套升至48,899套,總數逼近5萬套。 2021年度下發量比2020年增加了24%。 建築統計經理邁克爾.赫斯洛普(Michael Heslop)表示,截至2021年3月的年度新房許可下發量為41,028套,打破了此前保持47年記錄的40,025套。 2021年,獲得許可的多單元住宅(例如聯排別墅、公寓、單元房和退休村單元等)的數量增加了36%至23,335套,獲得許可的新獨立屋數量增加15%至25,564套。 由於多單元住房數量激增,平均住房面積有所下降。 統計數據顯示,去年獲批的所有新房的平均建築面積為154平方米,低於2020年的156平方米。 2021年,52%的獲批新房是平均面積為195平方米的獨立住宅,48%是平均面積為109平方米的多單元住宅。 而在2010年,平均住房面積為200平方米,有超過80%的獲批新房為獨立住宅。 紐西蘭房地產研究機構CoreLogic的首席房地產經濟學家開爾文.戴維森(Kelvin Davidson)對NZ Herald表示,新房建築許可獲批數字「非常強勁」,但可能年度下發量達到5萬,還需要幾個月時間。 戴維森表示,由於獲取建材困難、建房成本增加、更難獲得融資等因素,獲批建築許可與建設完工之間的時間可能會變長。 此外,建造新房的同時,也有一些現有房屋被拆除,因此不能貿然下結論說紐西蘭房市正在呈現供過於求的趨勢。 他還說,住宅面積較小,這是住宅密集化的標誌,「這很有意義」。 Westpac高級經濟學家薩蒂什.蘭喬德(Satish Ranchhod)對NZ Herald說,半年以來建築許可下發量一直很高,該銀行預計未來一年的下發量仍會保持當前水平。 「雖然利率在上升,房地產市場開始降溫,但近年來強勁的房價漲勢仍然為開發商提供了強大的動力,」蘭喬德說。 他也預計,儘管下發建築許可的數量很高,受阻於勞動力和建材的短缺,實際的建築活動增速將更為緩慢。 「我們還看到成本迅速上升。未來幾年,計劃進行的工程有很多。再加上完工時間延長,意味著建房活動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保持較高水平,」他說。 責任編輯:劉潤菁
不遵守自我隔離要求的人,可能會面臨紐西蘭高達1.2萬紐幣的罰款。(Squirrel_photos/Pixabay) 2月3日(週四),在公布紐西蘭邊境重開日期的同時,總理傑辛達.阿德恩宣布,官方對那些不遵守自我隔離要求的人,可能會處以高達1.2萬紐幣的罰款。 當天上午,政府公布了分五步重開邊境的日期。接種疫苗的紐西蘭人將可根據規定日期,錯開時間免管制隔離(MIQ)入境,用自我隔離將目前的MIQ取而代之。 同時,阿德恩指出,「轉向自我隔離確實涉及高度的個人責任感」,如果違反自我隔離要求,當事人可能會被處以4,000至12,000紐幣的罰款。 政府對入境者的隔離要求與國內密切接觸者的要求相同,即現階段自我隔離10天。若未來紐西蘭社區病例數繼續增加,政府會把自我隔離要求天數降至7天。 政府把第一步可免MIQ入境的日期定在2月27日午夜11:59,屆時澳洲接種疫苗的紐西蘭人可回國並在家隔離。 根據政府規定,兩週後的3月13日午夜11:59,即邊境開放的第二步,世界其它國家接種過疫苗的紐西蘭人就都可免MIQ入境。 未接種疫苗的人仍需在MIQ隔離。 第二步起,紐西蘭的邊境也會同時向其他群體開放,例如關鍵工作者、收入為工資中位數1.5倍的技術人員等。 責任編輯:劉潤菁